早期斷奶規模養豬過程中,要提升母豬繁殖能力,早期斷奶增加產仔數,不失為最為有效的管理辦法。有報道說,仔豬于35天~42天斷奶是可行的。傳統養豬通常是仔豬在56日齡~60日齡斷奶,母豬年產仔數不足兩窩,而一頭母豬年消耗飼料大約1000公斤,很不經濟。只有縮短母豬的生產周期,產仔多,才能實現高生產水平。試驗證實,仔豬早期斷奶對母豬下胎產仔數、仔豬生長發育、仔豬育成和肥育性能均無不良影響。適時斷奶。仔豬
2020-12-14 admin
一、母豬便秘1、原因:生理誘因。隨著懷孕日齡的增加,胎兒生長發育加快,對腹內各器官形成壓迫,直腸蠕動緩慢,形成便秘,尤其在產子多和子豬初生重大的母豬中多見;另外缺乏運動,導致母豬胃腸機能降低,糞便干燥,從而引起便秘。飲水不足導致母豬采食量降低,。飲水器缺水或流速不足都可導致母豬缺水,母豬的飲水器流速應不低于1.5升/分鐘。過度限飼。大腸中水分被過分吸收,形成便秘。傳染性疾病的發生,如藍耳病、豬瘟等
2020-12-14 admin
揭飼料行業中不公開的秘密:多年來,購買保育料用戶的剛性需求是“小豬料不拉稀就是好料!”飼料廠家為迎合用戶的需求,一時間,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不拉稀的料遍地開花······然而使用這“不拉稀的料” 是需要代價的······代價一:先說這不拉稀的飼料是怎么生產的呢?很簡單,大劑量的抗生素(喹乙醇、硫酸粘桿菌素、或磺胺類等藥),一加上,70%的豬都不拉稀了,但是,使用這種飼料的豬,由于抗藥性的原因一旦發
2020-12-14 admin
近日,市畜牧環監站技術人員應密云某肉雞養殖場邀請,到該場針對肉雞養殖過程中存在死亡率較高,雞只易發病等情況給予現場指導。技術人員在了解其生產管理等相關情況后,對其舍內溫濕度、照度、舍內空氣中氨氣、硫化氫、細菌總數及飲用水等樣本進行了采樣檢測。結果發現其舍內前后溫差較大,舍內有害氣體濃度較高,細菌總數超標;飲用水大腸菌數超標。根據檢測結果,初步建議該場增加消毒及通風措施,改善舍內溫濕度及空氣環境質量
2020-12-14 admin
冬季養鴨,由于氣候環境等因素影響,容易出現生產成本高、成活率低、經濟效益不理想等情況。筆者根據多年調查及實踐,介紹提高冬季養鴨效益需要解決好的問題。衛生和消毒衛生消毒工作是養鴨基礎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進入冬季,天氣多變,雨雪天氣多,氣溫下降,造成鴨適應能力和機體抵抗力降低。因此,衛生消毒工作必須做到及時、徹底、有效。特別要注意中小鴨舍的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防止中小鴨感染疾病和前期生長不良。每天對中
2020-12-14 admin
1、產蛋初期與前期的飼養管理產蛋初期(150~200日齡)與前期(201~300日齡),重點是增加日糧中營養濃度和飼喂次數,滿足營養需要,保證鴨群順利到達產蛋高峰。當產蛋率達50%時,每只鴨每天添加10克魚粉;產蛋率為70%時添加15克魚粉;產蛋率達90%以上時添加18~20克魚粉,以后維持這一水平。飼喂次數從每天3次增加到4次,白天3次,夜間10時1次。平均光照14小時,并應從短到長逐漸增加。此
2020-12-14 admin
一、豬的生理階段豬的生理階段劃分說法不一,一般豬自出生到出欄要經歷乳仔豬、斷奶仔豬(15-30公斤體重 ) 、育肥前期(30-60kg)、育肥后期(60kg-出欄)幾個生長階段。二、豬的生長育肥規律1、總體的生長(1)絕對生長即日增重,取決于年齡和起始體重的大小,是體重隨年齡變化的絕對生長曲線,總的規律是慢--快--慢。(2)相對生長相對生長速度--相對于體重的增長倍數、百分比或生長指數卻隨體重或
2020-12-14 admin
9月17日晚,江蘇常州金壇區堯塘街道紅旗村委福堂村村民錢文良家又迎來了19只豬崽。兩年前花600元買的一頭母豬至今已生5胎,產下102只小豬崽,且每只都健康成活,為他家帶來了數萬元的收益,這頭母豬因此被村民們稱為“搖錢豬”。錢文良做油漆工,家里常年養一兩頭豬,一來增加些收入,二來也是為了過年時自家宰殺。兩年前,他從鄰村一養殖戶處花600元買了一頭母豬。這母豬很乖巧,給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也沒有生過
2020-12-14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