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天然食品”,“不含防腐劑”、“無任何添加劑”成為商家重點宣傳的內容。“天然食品” 真的那么好嗎? 據了解,很多國家的食品管理部門并未對“天然”的標識做過多的限制,也因此導致了很多商家借此炒作產品。比如,玉米 是“純天然”的,但是其所生產的成品卻是“高果糖玉米糖漿”。“天然”意味著要以“高糖”包裹,而往往付出的代價與普通的垃 圾食品并沒有兩樣。 “中國也沒有對于‘天然’一詞的明確定義,這是一個很難,甚至無法定義的領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在接 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所謂天然,最基本應該是天然的樣子,經過加工就不可能是天然的,所以一些“天然”食品應該是相對加工食品 而存在的。 而針對天然食品被消費者追捧的現象,有食品專家指出,純天然食品固然好,但天然的產物當中有些部分可能對人體不利,通 過食品加工可以把有害物質去掉,所以加工是需要的,對這些食物資源進行一定的粗加工處理或精加工處理,使之更滿足人們對品 質、口味、質地的需要。 上述專家表示,隨著現代社會農藥、化肥等的廣泛使用,一些地區的空氣和水等自然環境已經被污染,在被污染的環境下自然 生長的植物雖然可以被稱為“天然”,但卻難保其純凈、安全。因此,“純天然”并不代表綠色健康,要警惕商家針對“純天然”食 品的誤導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