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屠宰場引入各種現代化器械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不少大型的屠宰場都已經在屠宰牲口環節實現了自動化,但在較為繁復的切割環 節卻一直都以人工為主。澳大利亞的一家豬肉加工廠原本就是如此,但如今機器人的引進改變了這一切。 據悉,這家豬肉加工廠位于澳大利亞西部。它引進這批機器人的主要任務便是切割豬肉。這些可以切割豬肉的機器人,可以十分 精細的完場對一頭生豬的切割。因為它在切割前先要對每一頭豬進行精確的掃描,根據不同豬的體型,制定一定的切割計劃之后,才 一點點的將一頭豬解剖切割成為標準的肉塊出售。 據介紹這樣做的好處大約有兩點。其一,用機器人切割出來的肉,能夠避免人工接觸造成的二次污染,更加干凈衛生,而且相比 人手切出來的誤差更小,尺寸更標準,質量更有保證。其二,機器人的引進也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公司的其他方面的支出,節省了成 本。據悉該公司以前每月僅是用于微生物檢測的花費就需要1萬美元,而在有了機器人以后已經減少了一半左右。 不過,該工廠為了買回這些機器人也下了血本,花費了大約70萬美金,估計得賣出去幾千頭豬才賺的回本了。好在,據說這一 項目有澳大利亞政府方面的專門支持,也許多少能為這家工廠分擔一點。 看到這個新聞,不少人又該憂心有人又會因此而失業了。的確,這樣的事情再所難免,但也未必全是壞處。機器人的引入主觀上 可以促進整個屠宰業的產業生津,客觀上則推動了勞動力向其他產業的轉移,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因此,也不一定要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