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出臺。《意見》提出,將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 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并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dbe83d4e-815f-11e6-a758-d4ae52853267.JPG 取消農業戶口,相比很多農民養豬兄弟跟OK菌一樣都很擔心農業戶口取消后,是否要放棄宅基地? 有專家表示說“這個不一定。”,戶籍改革有不同路徑,即使放棄土地,也不應該像過去那樣簡單給予現金補償,肯定要在社 保、基本公共服務上拉近和城里居民的差距,否則僅僅給房子、給錢,福利待遇卻沒有跟上,農民也不會愿意。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表示,現在好多人認為農民失了身份就會失地,其實不是這樣。居民制度不是剝奪農民的財產,而是給 予農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待遇。“轉居既不是變成非農戶口,也不是變成過去概念的城市戶口”,竹立家說,而是強調在國土范圍 內,都是平等的身份。 那么,農業與非農業戶口享有的權益有哪些? >>>>農業戶口的主要權益 1、擁有宅基地和責任田 2、享受到集體收益分配權 3、買房:買房農民可以到城市買房,但城市居民到農村買房(小產權),可能不受法律保護。 4、大病保險和新農合:新農合是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大病保險對患大病發生的高額醫療費用給予報銷, 針對參與新農合的農民報銷比例不低于50%。新農合人均籌資政府給與一定補助。 5、養老保險:有些村里,農村戶口的人,凡男的45歲以上、女的40歲以上,都買了養老保險。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錢,男的到60 歲,女的到55歲,每月就可以領到一定的養老金。相反,非農業戶口的人如果沒有工作,就必須自己買養老保險。 >>>>非農業戶口主要權益 1、招工待遇好 2、失業保險待遇好:非農業職工失業后,其享受失業保險金標準為本市最低工資標準的70%至90%,最長不超過2年;而農民工 與企業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時,其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標準為本市職工最低工資的40%,根據單位為其連續繳費的時間,一次性支付本 人,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月生活補助,最長不超過1年。相對于非農業戶口失業人員,農業戶口職工失業后,這些相關優惠政策都不 能享受。
3、養老保險待遇好:非農業職工退休時,可以按月領養老金;而農業戶口職工按現行政策,無論交多少養老保險費,退休時, 只能一次性退保。 4、醫療保險待遇好:非農業職工按規定繳納醫療保險,不但住院可以報銷,門診看病也可以報銷,退休后,還可以享受退休后 的各項醫療費報銷待遇;而農民工在職期間只有住院了才能報銷,一旦退休了,就不給報銷了。 5、低保標準高:按照民政部門現行的低保標準,非農業戶籍人員享受低保待遇的標準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農業 戶籍低保人員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區兩級共同負擔,農業戶籍人員的低保待遇是由區、 鎮兩級共同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