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漲,臨近中秋節,不少消費者也開始將目光轉向了豬肉的替代品牛羊肉,但是牛羊肉似乎并未因此而價格上漲,很 多養殖戶利潤仍然非常低,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豬肉漲了,牛肉卻跌了 今年的豬肉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讓不少消費感覺有點吃不起。據市物價局價格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8月中旬生豬一斤平均收購價格超過9 元,較上個監測日上漲1.83%,較上月同期上漲0.94%,較去年同期上漲2.69%,豬肉平均價格也超過15元。 理論上來說,豬肉價格高了,消費者會選擇牛羊肉來代替消費,牛羊肉價格應該也有所上漲,但是事實并不是這樣。據市畜牧局調查,7月 全市肉牛平均價格為11元左右一斤,比上月同期下降1%,養牛場戶每出欄一頭肉牛獲利不足千元。也就是說,牛肉價格并未像豬肉一樣上漲。牛 肉價格之所以漲不起來,主要受國外低價牛肉進口沖擊的影響。 據了解,目前煙臺養牛的散戶越來越少,主要還是在于養牛不如打工掙錢多,養牛戶沒有積極性。以往的時候,牛作為耕田的重要工具, 曾經一度興盛,但是隨著種植機械化作業的發展,牛丟失了耕種的功能,僅僅靠養牛掙錢恐怕難以為繼。養殖戶一頭牛的利潤不足千元,這對 于養殖數量并不太多的散戶來說顯然是不劃算的。 規模化牛肉屠宰加工企業不多 雖然養牛散戶越來越少,但是煙臺肉牛養殖行業并未真正像豬肉行業那樣規范起來。日前,記者來到一家集養殖與屠宰肉牛為一體的某食 品公司,就目前肉牛養殖行業情況進行了了解。 元化養殖場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養殖場一頭普通肉牛從小牛犢到屠宰至少需要一年半到兩年的生長期,平均下來一天的飼料費用就在18 元左右,即便按700天的生長期來算,僅飼料成本就需要12600元,這還沒算上人工、水電、設備廠房等成本費用,但是按現在的市場收購價格 來說,肉牛養殖行業是賺不到什么錢的。所以像他們這種規模化養殖場還能堅持一下,因為隨著市民認可其品牌牛肉了,可能會改變這種局 面。 從了解的情況來看,目前煙臺養牛的人越來越少,這種情況還將持續下去。在市場并不完善,一些低品質牛肉以低價擾亂市場價格的情況 下,養牛行業注定掙不了什么錢,自然也沒有人愿意干這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