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裁定對美進口白羽肉雞產品繼續實施反補貼措施,貼稅率從4%-4.2%不等,為期5年。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國內祖代雞引種依 舊處于受阻狀態,父母代雞苗-商品代雞苗-商品代肉雞價格將依次上漲,因此國內市場或迎來變革良機。 ◇ 白羽肉雞反補貼措施將繼續 商務部8月22日發布公告,公布對原產于美國的進口白羽肉雞反補貼措施的期終復審調查結果,裁定自美國進口白羽肉雞產品受 到的補貼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如果終止反補貼措施,對中國國內產業造成的損害可能繼續或再度發生,并決定維持該反補貼措施, 為期5年。根據裁定,針對不同美國企業,中國征收的反補貼稅率從4%-4.2%不等,將從8月30日開始執行。 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從博亞和訊網上了解到,被調查期間(2011年-2014年),中國白羽肉雞從美國進口的總量占中國進口總 量逐年攀升,從2011年的13.81%一路攀升到2013年的57.39%,2014年為40.69%,而雞肉價格則在一路降低。以雞腿肉為例,2011 年,美國進口的雞腿肉價格為10049元/頓,國內價格為14542.3元/噸,美國進口雞腿肉價格僅為國內的69%。而到了2014年,美國 進口的雞腿肉價格降到了7612元/噸,國內售價依然突破萬元,為12447.8元/噸,美國進口雞腿肉售價為國內的61%。 業內人士表 示,如果終止反補貼措施,美國的出口商很可能利用低價來獲得中國市場,消化其大量的剩余產量,被調查產品的出口數量將進一步 增加,并對中國同類產品價格進一步造成不利影響。因而中國畜牧業協會代表國內白羽肉雞產業提交了反補貼措施期終復審申請書。 ◇ 政策對行業利好有限 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白羽雞相關產業的上市公司共有4家,而這四家的業務結構也各有不同。其中益生股份從事的是祖代種雞養 殖企業,主要產品是父母代肉種雛雞和商品代雛雞;民和股份的主要產品是商品代雛雞和雞肉產品;圣農發展主要從事從下游的肉雞 屠宰加工縱向延伸至上游祖代種雞養殖;仙壇股份主要從事商品肉雞飼養和肉雞屠宰加工。 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民和股份董秘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從行業總體來說,國家出臺反補貼措施是個利好。但是從政策落實 到實施到位還有很多環節和時間,并不會立刻直接影響到公司經營。公司主要產品是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和商品代肉雞苗的生產,商品 代肉雞產品雖然營收占比較高,但數量并不多。目前對公司業績影響最主要的還是雛雞的市場情況,公司的雞肉產品主要銷售客戶為 食品企業而非直接面對消費者市場,所以價格不會波動太大。 談到美國雞肉價格對公司產品是否有沖擊,對方表示,“美國進口雞肉產品只是部分產品價格偏低。各國對雞肉各部位有著不同 的消費偏好。美國進口的雞肉產品主要是雞爪等國外很少食用的部位,所以價格很低;而相反的,國內消費者對于雞胸肉的認可度不 高,所以國內價格較低。” ◇ 業內盼貿易互補 那么,既然中美消費市場對于產品的偏好不同,國內是否可以將部分產品出口到美國市場?對此,民和股份上述人士表示,“公 司也希望能夠出口部分產品。但由于涉及兩國貿易保護以及檢驗檢疫等問題,因此國內產品幾乎無法出口到美國。” 中國畜牧業協會禽業分會白羽肉雞聯盟、大成食品有限公司資深副總裁李景輝表示,“美國一直以生物安全為由限制中國雞肉進 入美國,這樣的單邊貿易已經持續幾十年了。近十幾年來,中國涌現出幾十家優秀的白羽肉雞企業,如果美國依然不對中國開放雞肉 市場,雙邊僅有的個別肉雞部位的互補性貿易優勢也不會順利開展,對雙邊的業者和消費者都不利。” ◇ 祖代雞受阻推升禽鏈景氣度國泰君安農業分析師王乾表示,我國的祖代肉雞都引自國外,而現在最大進口地美國出現疫情,由此預計全年引種量僅為均衡水 平的30%,這可能導致行業產能大幅收縮。 “從過往的情況來看,2008年-2012年,每年白羽肉雞的引種增長量大概有3%-5%,中國白羽肉雞市場在這個時期盈利比較穩 定。”李景輝表示,“由于2011年-2013年引種量均超過10%,致使市場無法承受,從2010年引進祖代白羽肉雞100萬套,到2013年 的154萬套,3年間增加50%。其結果是2011年盈利、2012年幾乎不盈利,再發展到2013年以后年年虧損。” 李景輝表示,“依據中國現存祖代、父母代白羽肉雞的數量,可以使2016-2017上半年中國商品肉雞的需求量保持在每月4億只 左右。但如果2016年全年不引種,到2017年下半年,將會產生肉雞供應不足,但2016年全年不開關也不大可能;聯盟的引種量計劃保 持在2015年的平均水平。” 而在長江證券分析師王建虎看來,祖代雞引種受限,父母代雞苗-商品代雞苗-商品代肉雞價格將依次上漲,雞肉價格后期或將 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