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一早,在常山縣青石鎮和尚弄村的楊氏生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楊建明打開電腦查看養殖場污水調節池水位及相關數據。他 告訴筆者,今年合作社里裝起了線上監管系統,養殖場內的情況不但自己可以看到,環保部門同樣能實時掌握,可不敢馬虎。 今年上半年,常山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生豬整規,最終55家生豬養殖場通過整治驗收,生豬養殖量減少到8.5萬頭。而后,縣里立 即推廣生豬養殖智慧化管理,在養殖場內安裝智能電表、液位儀、監控探頭等設備,并將所有設備終端通過物聯網技術直接接入市智 慧環保平臺,由市環保部門統一監管。該項目于6月正式啟動,到8月初55家養殖場已全部完成線上監管系統建設并投入使用,實現 全覆蓋。 硬件提升的同時,制度建設也迅速跟上。常山縣農業、環保等相關單位與各鄉鎮(街道)、行政村之間建立起聯合巡查機制,形 成“縣、鄉、村”三級巡查網格,通過線上線下齊監管的模式,進一步強化生豬養殖污染物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