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雖然是猴年,但“二師兄”分明已經搶足了風頭。上半年國內生豬市場行情大漲,肉價隨之水漲船高,導致國內外價差 擴大,令外國的“二師兄”紛紛跑到中國來掘金。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豬肉進口高達80萬噸。 為什么“二師兄”會成為明星呢?其實啊,背后都是眼淚。想當年,也就是2013年前后,生豬養殖業虧損嚴重,養殖戶退出較 多,導致能繁母豬存欄量急劇減少。 截至2016年6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3754.5萬頭,較去年同期下滑3.4%。生豬存欄量也自2014年10月份開始連續下滑,直至 2016年3月份才開始緩慢回升,但由于生豬生長周期長達6個月,50公斤種母豬長成至能繁母豬則需要1年左右的時間,因此生豬存欄 量的恢復需要較長時間。 物以稀為貴,偏偏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豬肉需求國,因此國內豬肉自然就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一方面,國產生豬身價攀 升,進入新貴行列;另一方面,國內的買不起了,只能買國外的相對便宜的,不單純是洋氣有面子這么簡單了。據了解,目前我國豬 肉進口量仍在不斷提升,已經占世界豬肉貿易量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