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發布,萬洲國際(00288.HK)首次上榜,以營業收入212億美元,位列財富世界500強榜單第 495位。 萬洲國際還有不少人覺得很陌生,但雙匯卻是耳熟能詳的名字,雙匯及其收購的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打包在中國香港上市, 就是萬洲國際。 76歲的雙匯創始人、萬洲國際主席萬隆身體仍然很好,早上早起,繞著雙匯總部大樓,每天他都要走上10000步,雷打不動,堅 持了幾十年。 萬隆領導的萬洲國際能躋身世界500強,是幾十年積累的結果。 雙匯創始人、萬洲國際主席萬隆 得經銷商得天下 雙匯的前身是河南漯河肉聯廠。河南作為歷史上中原的核心地區,歷史名城比比皆是,西有洛陽,東有開封,省會鄭州,漯河 與這些城市相比,就像星星跟月亮比拼光芒,結果不問可知。 這些年雙匯的聲名鵲起,讓漯河廣為人知。但30年前,漯河在中原大地上的知名度遠不及今日。 沈林林(下稱“老沈”)現在是雙匯的鐵桿經銷商。幾十年前,與漯河肉聯廠廠長萬隆打交道,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老沈原 來在蘇州一家國有食品公司工作,幾十年前蘇州在大規模工業化前,本地的豬肉已經不夠吃,他的工作是在全國找肉,運到蘇州銷售 給當地民眾。 河南一直是生豬養殖大省,漯河交通方便,老沈找到了萬隆。 漯河豬源沒有問題,讓老沈頭大的是怎么找到車皮將豬運到蘇州。萬隆跟他打了包票,不但找到了車皮,還親自帶人裝車。國 有企業還有這樣的廠長,讓老沈當時大開眼界。 后面發生的故事更讓老沈印象深刻。 老沈來自蘇州,河南面食天下聞名,不過說上天,蘇州人的他還是吃不慣。派專人買大米、菜送到招待所,老沈想吃什么可以 自己動手做,材料管夠。老沈回憶說,做生意要長久,必須把對方當朋友,不是賺一票就走,萬老板做生意踏實,重感情。萬隆的待 客之道,打動了不少人,也為雙匯攢下了一批鐵桿經銷商。 所謂鐵桿,就是在雙匯碰到危機的時候,這些人依然是死忠粉。2011年,使用瘦肉精喂養的生豬流入雙匯工廠,舉國嘩然。雙 匯在漯河體育館召開萬人大會,萬隆鞠躬道歉,隨后有經銷商力挺萬隆。 雙匯肉制品的銷售網點在全國多達數十萬個,冷鮮肉專賣店更是數以萬計。雙匯的成功,經銷商可謂衣食父母,經銷商對萬隆 的死心塌地,同樣有些小細節可以看出來。今年上半年,雙匯邀請一批核心經銷商到漯河開會。經銷商在路上就開始打聽萬隆會不會 參會,萬隆在,多待一天;不在,走完流程,馬上走人。萬隆在經銷商渠道的號召力由此可見一斑。 敢為人先 萬隆至今說話仍是一口地道的河南鄉音,上行下效,雙匯的不少高管和員工也用河南話與外界交流。在北方,河南話并不難 懂,但到了南方,有些經銷商聽到業務員一口河南話,抓瞎的不少。
盡管如此,不管是私下交流,還是公開場合發言,萬隆依然堅持說河南話,透露出一種強烈的自信。 雙匯在業內出名的第一仗是在火腿腸市場。當時河南做火腿腸非常出名的是春都,雙匯并沒有多少先發優勢,萬隆集中主力做 以火腿腸為代表的高溫肉制品,使用技術先進的生產設備,嚴把產品質量關,而且在當時獨樹一幟,立下鐵規:經銷商必須先打款, 后發貨,堅持不動搖,最后跑贏了春都。 打贏火腿腸之仗后,萬隆非常堅決地讓雙匯進入冷鮮肉市場。 中國每年消費豬肉超過5000萬噸,消費水平多年停留在很原始的檔次,存在的問題一個是很多地方喜歡消費現殺現賣的熱鮮 肉,營養和衛生狀況堪憂;另一個是殺豬賣肉長期處于地方割據狀態,每個地方都有一個或幾個屠宰場,豬肉要異地銷售,難于上青 天,全國性的品牌少之又少。 雙匯是最早做冷鮮肉的國內公司之一,靠火腿腸讓雙匯品牌紅遍全國后,一路盡管磕磕絆絆,雙匯還是沖破了地方割據,打響 了冷鮮肉的品牌。雙匯冷鮮肉的連鎖店現在遍布全國大多數地區,肉類行業有了可以影響全國市場的品牌和公司,不再是以往小打小 鬧的小舢板。 尤為難得的是,在國內市場初具規模后,萬隆大膽吃螃蟹,舉債數十億美元,收購了美國最大的生豬養殖企業史密斯菲爾德, 整合到萬洲國際的體系里,一舉打通中、美兩大豬肉市場。 萬隆調動美國的豬肉資源開發國內市場,用已經成熟的美國肉類產品和品牌培育中國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生意的水平和檔次 就領先了國內其他企業一大截。 雙匯目前在全國推廣史密斯菲爾德品牌的美式肉制品,需要改變中國消費者傳統的早餐習慣,即從中式傳統的豆漿油條、包子 稀飯,變換為西式的饅頭切片夾火腿、油煎培根。此舉能否成功,經銷商心里不是沒有打鼓過。 改變一個人的思想很難,比改變思想更難的是改變大批消費者的飲食習慣。 萬隆強勢推美式肉制品,與此前推冷鮮肉的思路,看上去一脈相承。培根、香腸等低溫肉制品,在國內的主要消費場景是賓 館、酒店和高檔餐飲場所,低溫肉制品對存儲、冷鏈運輸的要求很高,這些年屬于小眾市場,規模有限。但與高溫肉制品相比,低溫 肉制品更新鮮、營養,契合國內肉類消費升級的趨勢。押對了注,再造一個雙匯并非不可能。萬隆因此寄予厚望,再次大膽吃螃蟹。 謹慎的另一面 萬隆的敢為人先,并不是一味猛打猛沖。 生鮮電商這幾年蓬勃發展,非常吸引眼球,作為國內最大的肉類企業,向萬隆建議做生鮮電商的內部和外部人士都有。 萬隆對此表現得非常謹慎 2015年5月,雙匯旗下“萬家便利社區網絡購物平臺”對外宣布上線,吐槽聲不少,有投資者質疑:“萬家便利電商賣的東西太 多太復雜,這樣是賣不過淘寶、京東的,建議先從本公司和本行業的商品做起。做到真正的鮮肉制品電商,而不是另一個同質化的購 物網站。做行業的專業老大,做紅做專。”更尖銳的聲音稱:“為什么萬家便利搞得這么差,很多點擊查詢均只能刷新頁面,麻煩你 們自己看看,這樣還說隆重上線!我真是笑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