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繁瑣,以往較傳統的人工屠宰加工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現如今,隨著屠宰設備機械化的發展加快,生豬屠宰也進入自動化 生產行列。 我國生豬屠宰管理發展 1998年1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了《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規范生豬屠宰行為,提高生豬產品質量,保障人民吃肉安全,取得了 明顯成效。2013年國務院決定將商務部的生豬屠宰管理職能移交到農業部。從此,生豬屠宰管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我國肉類工業 的基礎是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建立的。至今大體分為四個階段: (1)多頭管理時期(1950年—1954年),屠宰方式主要是手工操作,一把刀、一口鍋;肉品檢驗只檢胴體、不檢內臟和頭蹄;檢驗 項目項目不全,漏檢嚴重。 (2)統一管理時期(1955年—1985年),商業部統一領導屠宰廠及場內衛生工作,將分散在農業、衛生、供銷、外貿等部門的屠宰 場統一劃歸商業部所屬的食品公司及分支機構統一領導,統一管理;衛生部門對屠宰場的建筑、設備、環境衛生、肉品加工、儲運和 銷售方面的衛生進行監督和指導;畜牧獸醫部門對屠宰場的獸醫工作進行監督和指導。 (3)放開經營時期(1986年—1997年),生豬屠宰從國營食品公司獨家經營變成多種經濟主體多渠道經營。由于缺乏法制化的規范 管理,出現了一系列新的問題。主要是:個體屠商泛濫、流通秩序混亂;病害肉大量上市,危害消費者健康;機械化屠宰設施大量閑 置,資源浪費嚴重;環境污染嚴重;稅收大量流失。 (4)依法規范時期(1998年—2014年) 1998年1月1日國務院頒布實施了《生豬屠宰管理條例》。規范生豬屠宰行為,提高生豬產品質量,保障人民吃肉安全,取得了 明顯成效。2013年國務院決定將商務部的生豬屠宰管理職能移交到農業部。從此,生豬屠宰管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