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時多,家住富通自在城的黃先生吃完飯,到陽臺看風景。不一會,一陣熱風夾帶著豬糞的氣味迎面襲來,黃先生馬上轉身 回屋,關上玻璃門。這種情況不止一次了。對于旁邊莞城屠宰場的噪音、環境污染問題,他和其他業主已多次向相關政府部門反映 過,得到的回復是今年6月底會搬遷至東莞中心定點屠宰場。 到了7月,屠宰場仍未搬走。然而,中心定點屠宰場已于去年12月建成竣工,為何搬遷工作進度如此慢? 東莞市農業局表示,東莞市中心城區生豬定點屠宰場是在按照整合市中心城區的莞城、東城、南城、萬江4區屠宰場的需要的基 礎上重新規劃建設的規模化屠宰場,屠宰場設施設備比較先進,目前仍在調試中,暫時未能承接包括莞城在內的4個街道生豬屠宰任 務。 周邊居民飽受噪音、異味困擾 去年初,黃先生在富通自在城買了一套房子,年底收樓。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家陽臺正對著一個屠宰場。自入住后, 屠宰場的噪音、環境污染嚴重影響到他的生活。 黃先生說,這個屠宰場規模比較大,豬也多。到了晚上11時,屠宰場開始工作,豬的叫聲特別大,一直持續到凌晨兩三點,嚴 重影響休息。“就算我住12樓噪音都很大,如果是住低樓層噪音更大,氣味更臭。”萬般無奈之下,他將臨近屠宰場的門窗都關 緊,以減少臭味和噪音。 在屠宰場周邊,還有可園中學、工農8號創意園。隨著工農8號的發展,附近一帶成為了市民休閑、娛樂、消費的地方。人氣越 來越旺,屠宰場與周邊的環境更顯得格格不入。 備受困擾的富通自在城業主,通過與物管溝通、上問政平臺等渠道反映屠宰場的問題,得到的回復是:中心屠宰場場內生產線 計劃于2016年5—6月正式投產,屆時,位于工農路的莞城屠宰場將撤走。針對群眾的反映情況,目前已采取措施加強對屠宰場的日 常管理,繼續完善清潔消毒工作和防范措施,減少異味,減少噪音。 然而,時至7月,屠宰場仍未搬走,噪音、環境污染問題依舊存在。 7月8日上午11點左右,記者來到莞城屠宰場。剛到側門,便聞到一陣豬糞臭味。門口一名女工作人員說,即使附近居民投訴多 次,屠宰場仍在運轉。去年10月就說要搬,由于新屠宰場未準備好,所以拖到現在,“隨時準備搬走,具體時間等上級通知。” 新屠宰場生產線設備先進 中心定點屠宰場作為2015年東莞市政府“十件民生實事”之一,是為了整合莞城、東城、南城和萬江中心4區的舊屠宰場而建, 占地約120畝,總投資約2.5億元,生產的肉品主要滿足市中心城區市民的肉食需求。 屠宰場有3個功能分區:一是每6小時約5000頭的生豬的屠宰車間,采用冷氣恒溫全封閉式生產作業,內置自動化流水作業生產 線3條,屠宰檢疫和肉品衛生、肉品品質檢驗作業與屠宰作業同步進行;二是每6小時約1500頭的分割加工車間,以加工、冷卻、冷 凍分類分割生豬產品投放市場供應;三是儲藏能力為約5000噸的冷庫,冷卻、冷凍儲藏肉類,有調劑市場豬肉供應余缺、承擔政府 儲備的作用。 在生產設備方面,屠宰場擁有國際化標準二氧化碳窒暈機,先進的病、死豬無害化焚化爐,自動劈半鋸,生產機械手等設備; 配套了高標準廢氣處理設施,廢氣排放達到大氣污染物排放二級國家標準,屠宰、分割車間采用全封閉式冷凍設計,采取降噪防護隔 離,達到工業企業廠界噪聲I類地方標準;建有現代化的污廢水處理站,污染物排放達到肉類加工企業水污染物排放國家標準。該場 配套最少18套檢疫程序,并安裝肉品追溯系統,有效保障出場生豬肉品的質量安全。 8日下午,記者前往中心城區生豬定點屠宰場。屠宰場位于萬江街道小享社區,緊鄰環城路東側,周邊沒有學校、醫院等,與最 近的居民區相隔兩三百米。在屠宰場的后門,記者看到兩個工人正在清理一堆建筑垃圾,后門鐵閘門仍未安裝,只用簡單的鐵皮圍蔽 起來,不遠處有一幢樓在裝修。 去年竣工,為何仍未投產? 中心屠宰場從2013年12月25日開建,歷時兩年,去年12月24日竣工。半年多過去了,為何仍未準備就緒? 中心屠宰場負責人何先生說,屠宰場竣工后,要進行一系列的驗收工作才能投產運營。截至目前,屠宰場已通過了規劃、土建 工程、動物防疫等驗收工作,其中土建工程于6月22日才驗收完成,現在等待出具驗收報告。土建工程驗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