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溫州市1家畜牧企業斥資3000多萬元打造了1個占地30多畝的“五星級”豬舍,每頭生豬都有1個“標準間”,自動化喂料系統、 自動監控室、現代化產房溫床、獨立沼氣池等,很難想象,豬欄也可以與自動化、現代化接軌,位于瑞安市桐浦董夏村的溫州桑農少林畜牧有 限公司卻是這樣做的。該公司董事長黃少林表示,斥巨資打造的標準化廠房投入使用后,生豬成活率大幅提高,效益大增。 據了解,該標準化廠房是2010年打造完成并投入使用的,豬舍一改往日的“臟亂差”,地面看上去非常整潔。此外,在該公司的“五星級”豬 舍內,每頭生豬都享有1個“標準間”,“標準間”內裝有自動喂料系統、自動飲水器、自動采食槽、自動監控器等。電腦控制自動喂料系統在30秒 鐘內就能完成對2000多頭豬的投料。 2010年,黃少林花費100多萬元購進的全自動喂養系統和監控系統投入使用后,養殖場內兩三名工作人員按下按鈕就可實現2000多頭豬 的喂食。目前,養豬場內一共有1萬多頭豬,有效降低了勞動力成本。“如果豬渴了,它只要把嘴放到水龍頭一吸,水就出來了;餓了,豬鼻子 一拱,飼料就自動從給料口下來了。”黃少林描述起生豬“飯來張口”的日常生活。 在公司的自動監控室內,共有9個監控視頻對著豬欄,可分別對24個不同場景實行可切換的實時監控。同時,監控系統還可以通過自動變 焦拉近與豬的距離,讓工作人員近距離觀察生豬生長情況,如發現豬生病、發情等情況可進行及時處理。“現在,我只要坐在監控室里就能掌握 整個養豬場的所有情況。”黃少林說,他還計劃將養豬場的監控平臺連接互聯網,到時,無論人在哪里,都能實時了解生豬生長情況。 對即將產仔的母豬,黃少林更是優待有加。冬天,它們可住進特殊的暖房中,里面有專門的母仔定位分欄產床。“為了能讓母豬順利產仔, 每個暖房里都用上了電熱板,1張產床價值3300元呢!”黃少林說,這些設備是特意從臺灣引進的。據了解,這種母仔定位分欄產床的使用,可 以減少因母豬撕咬、擠壓等因素造成仔豬死亡,提高仔豬成活率和育成率。夏天熱時,母豬的產房里還裝有空調,為它們提供充足的冷氣。 “我們把生豬的糞尿全部收集起來,沖入地下的厭氧發酵池用來發酵。”黃少林說,整個發酵池的建設投入300萬元。生豬糞尿經過一系列發 酵處理后,變成沼氣、沼渣等,沼渣用來作有機肥料,沼氣則免費提供給附近農戶使用。 據黃少林介紹,成功打造現代化養豬模式后,生豬成活率大幅提高,公司效益大增。目前,該公司可年出欄2萬余頭生豬,產值達4000萬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