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是海南風俗“公期”必備食物之一,海南羊肉人均年消費量遠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羊肉人均年消費量不到4公斤,而 我省則達到10公斤,并呈逐年上升趨勢。省物價局羊肉調研組近日調研顯示,我省外調活羊主要由兩位老板控制,他們操控了羊肉市場經營活 動以及外調羊批發市場價格,存在一定的壟斷現象。 嚴重依賴島外供應 隨著我省城鄉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膳食結構不斷改善,加上海南東山羊肉品牌效應拉動,我省羊肉的消費量逐年增大。海南年消費 羊120萬只左右,本島出欄80萬只,島外供應40萬只左右,嚴重供不應求。省外調進活羊主要來源地為廣西,通過經營者從省外收購后,汽運 至海口活牛羊交易市場再轉銷各市縣。 我省羊肉價格居全國前列。2011年12月上旬,全國羊肉平均26.57元/斤,海南平均30.7元/斤, 由于羊肉是海南風俗“公期”的必備食物 之一,春節前后,海南部分農貿市場羊肉零售價格更是高達45元/斤,居全國前列。從我省近幾年羊肉價格走勢看,2009年以來呈逐年上漲且 加快上漲的勢頭。去年5月份以來,受農產品價格普遍上漲的拉動,養殖成本增加,全國羊肉價格整體呈上漲走勢,2012年春節前漲速加快。 目前,全國羊肉價格仍明顯高于2011年同期,2月1日,去骨鮮羊肉、帶骨鮮羊肉價格同比分別上漲17.6%、16.8%。 東山羊品種逐漸退化 東山羊品種為海南黑山羊,以肉質細嫩著稱。省物價局羊肉調研組近日調研顯示,多年來由于自然放牧、近親繁殖,品種已逐漸退化、混 雜,山羊個體小,生長慢,成年體重僅25公斤左右,9月齡屠宰體重僅15公斤,平均日增重僅56克, 屠宰率約在60%左右。我省活羊養殖主 要分布在萬寧、定安、臨高、海口等市縣。目前東山羊養殖仍以家庭分散飼養模式為主,把養羊當作副業,生產規模小。飼養仍以自然放牧、 靠天養畜、分散經營的粗放式飼養管理模式為主,由于近年來熱帶現代農業快速發展,放牧面積逐漸減少,草料不足,致使東山羊生長速度 慢,生產周期長,出欄率低。據經營戶反映,本地羊產量相對下降,本地活羊在批發市場、農貿市場交易極少。目前海南省缺乏能帶動養羊業 發展的“龍頭”加工企業,精、深、高附加值加工產品基本沒有,市場競爭力較差。產銷未能有機配套已成為制約海南省東山羊產業發展的瓶 頸。 省物價局羊肉調研組調研顯示,我省外調活羊存在市場壟斷現象。據了解,原來外調羊市場由10多個經營者參與,市場競爭較為充分,但 近期,我省動植物檢疫部門提高了外調活羊檢疫標準門檻,經營者銳減到2家。據從有關單位和市場了解,我省外調活羊主要由兩位老板控制, 他們操控了羊肉市場經營活動以及外調羊批發市場價格,存在一定的壟斷現象。 物價部門建議,應保護提升東山羊肉品牌,做好產業發展規劃,以海南東山羊養殖為核心,積極拓展養羊產業上、下游領域,建立健全東 山羊產業鏈配套體系,以品牌提升產業附加值,延伸產業鏈。大力推進規模化舍飼圈養和養羊小區建設,鼓勵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對規模養 殖企業予以補貼。 記者從省物價局的近期一份調研結果了解到,去年9月份飼養戶出售一頭200斤重的毛豬,平均每頭利潤為494元;毛豬經紀人每頭豬利潤 為66元;食品公司(屠宰廠)產生相關費用58.8元/頭;零售商利潤為368元/頭。長期以來,市場波動的風險基本由消費者和養殖戶來承擔,而 中間環節均保持穩定的贏利狀態。調查情況基本與豬肉行業公認的說法一致:“養豬不如賣肉”。 據了解,前兩年,由于多數人信息渠道不暢通,大量發展生豬養殖,供過于求,造成生豬市場陷入低迷。而從2010年底至2011年初,我 省周邊省份發生疫情,導致大量生豬死亡,存欄數量減少。我省是無疫區島,致使周邊省份的經銷商紛紛到我省采購育肥豬和仔豬,使我省市 場供應不足,致使我省上半年生豬收購價格快速上漲。這些不穩定的因素,導致生豬生產不穩定,價格大起大落。 與此同時,我省生豬生產環節成本也在上升。近年來,仔豬價格、飼料價格和人工成本普遍上漲,對農民生豬飼養積極性造成一定影響。 從生豬飼養總成本構成情況看,精飼料費、仔豬進價占主要比重。以去年9月份為例,出欄生豬平均每頭總成本為1469.56元,比去年上半年平 均總成本1210.92元增加21.36%。 市場波動的風險基本由消費者和養殖戶來承擔,而中間環節均保持穩定的贏利狀態。養豬戶直言:“養豬一年只比賣肉一天”。省物價局認 為,應該積極促進流通模式改革。通過增設平價店和平價專區,促進產銷對接和農超對接,減少生豬流通環節,并發揮引導市場價格的作用。 建立生豬電子交易平臺,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物流、資金流與信息流和諧統一的新型貿易方式,為養殖者、銷售者和消費者提 供能更好地滿足各自需求的新平臺。扶持生豬加工企業延伸業務范圍,促進統購、屠宰、配送綜合服務,降低流通成本。 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