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item id="wykhs"><strong id="wykhs"></strong></menuitem>
    <samp id="wykhs"></samp>
  • <progress id="wykhs"></progress>
    <progress id="wykhs"><bdo id="wykhs"><strong id="wykhs"></strong></bdo></progress>
    1. <tbody id="wykhs"></tbody>
      <menuitem id="wykhs"><ins id="wykhs"></ins></menuitem>

          1. <samp id="wykhs"></samp>

            <tbody id="wykhs"></tbody>
          2. <samp id="wykhs"><ins id="wykhs"><ruby id="wykhs"></ruby></ins></samp>
            <tbody id="wykhs"><nobr id="wykhs"><dfn id="wykhs"></dfn></nobr></tbody>

            800只土雞等待出籠“集結號”

            2020-12-13 16:16:41 admin

            貧困山村在閩浙兩省交界處 李家山村下轄上洋、下洋、嶺后3個自然村,全村155戶,總人口638人,總勞動力338人,外出勞動力226人。地理位置偏僻,土地貧 瘠,海拔400至600米,境內地勢險要、山林地居多,村民靠種植毛竹和水稻為主。2010年農民人均年純收入2500元,村財政負債7萬元。 記者在建制村走了一圈,十分鐘不到就逛了個遍。村里的房屋絕大多數是木結構的老式房屋,有的沒人居住、長年空置,結滿了蜘蛛網; 有的房子原本住著三戶人家,如今只有一個灶臺還每天準時生火煮飯;在村尾有一棟房塌了半邊,被簡易改裝用來圈養家畜家禽。 往前一步,浙江移動歡迎您,退后一步,福建移動歡迎您!李家山村的老鄉們常常這樣調侃家鄉的地理位置。李家山村位于壽寧縣犀溪東 北部的閩浙交界處,雖為省級貧困村,卻與經濟發展較好的浙江泰順縣只有一溪之隔。 “李家山人有三分之一都常住浙江泰順,留在村里的三分之一都是"老弱病殘",還有三分之一都在寧德、福州等地打工或在外念書。”省派 駐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省人防辦法規處科員孟建光概括村情時如是說。沒資源、沒勞力,也沒底子,孟書記感覺到李家山村致富困難重重。 四戶“吃螃蟹” 帶頭養土雞 周啟泰就是孟建光口中所說的常住浙江的一分子。他夾著喂完谷子的簸箕、靠著碗口粗的竹子,給記者說起了他留村養雞的故事。 周啟泰家里有三口人,他攜妻兒常年在泰順縣打工,除了春節回趟村,基本不著家。“在外打工一個月才掙1000元出頭,沒掙著什么錢, 但是在村里沒出路,除了山地就是水田,不著家也是無奈之舉。”周啟泰說。 今年初,孟書記帶著資金來村里駐村,不僅村前村后了解村情,還走家串戶和村民談心,幫大家想轍致富。“省里的干部眼界寬、見識廣, 我感覺有了盼頭,于是過完年就留在家里。”他說。 現在城里的菜籃子都圖個無公害、無污染,土雞賣價比飼料雞高很多。“咱們村除了自然環境好沒別的優勢,在書記的帶領下,我就和其他 三戶村民嘗試著在自家毛竹林里套養土雞,總共養殖了1000多只。留在村里的人都不富裕,虧不起,大家都在等著看我們喂的效果。”周啟泰 說。 一只土雞養9個月 “土”得實在 “雞一日三餐除了自家種的谷子、玉米,就靠它們到竹林里、溪里找青草、蟲子和魚蝦,喝的也都是溪水,沒喂過一口人工飼料。”周啟泰 于2011年5月買回雞苗,到今年1月中旬已經養殖了近9個月,都可以賣了。孟建光說,現在每只雞重量在兩斤半到三斤多。 周啟泰的雞不到飯點都是滿山跑,喂食的“集結號”一吹,雞才從四面八方涌回“根據地”,有時候等上十幾二十分鐘,都還看到遠處的小黑 雞在奔跑。 “既然養的是土雞,咱就讓它土得實實在在。”周啟泰指著山坳坳里的一塊稻田說,這是我叔叔家的稻子,我拿打好的谷子跟他換,特意不 收割,就讓雞自己去田里吃。他說,現在做買賣都講品牌,我們這第一批土雞希望能為李家山掙個好名聲,也讓觀望的村民有致富的信心。 由于山里有老鷹,周啟泰就買了個喇叭,時不時放上會兒音樂,驅趕這些天敵。土雞們每每吃飽喝足,就聽著音樂放心大膽地往林子深處 散去。看著雞手舞足蹈的樣子,他覺得宋祖英歌中的好日子還是有盼頭的。 年關已近,土雞銷路在哪兒? 村里之前沒大規模地養過雞,外面的商販們不知道,土雞價格較高,零售的銷量也小,商販們都不敢多要。 孟書記昨日告訴記者,這幾個月都在福州找買家。現在已經零散賣了些,還剩800多只正在等待銷路。他說,土雞賣價高成本也高。飼料 養殖的雞長得快,3個月就能出籠,可以薄利多銷。但放養的土雞生長周期至少得9個月,按著目前30多元的市場價,一只土雞也就能賣個90 元-100元,雞苗、谷子錢一除,村民到手的利潤只剩20多元錢,若是再讓雞販子賺點差價,村民掙的就更少了。 年關已近,養雞戶們還在為銷路著急。孟書記對銷路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希望能找到團購型的直接買家。村里的土雞剛好是春節前上市, 如果能找到企、事業單位合作,將土雞作為員工春節福利,一次性銷售最好。

            首頁
            產品
            新聞
            聯系
            www.kkbokk